无线固话运营的哪些冷知识
发布日期: 2019/12/11 0:00:00 来源: http://www.17737700888.com/news1040880.html
铁通:固定电话初装费的“终结者”
在移动通信时代开始之前,拨打固定电话是最最主要的通信手段。刚开始打电话收费是很贵的,你去排队打电话,除了带足“银两”,还是很有必要带上手表或其他的计时工具的(除非这个电话有时间显示),因为多聊几分钟就可能把你整天的收入花掉。
收费这么贵,当然不是一般人打的起的,刚开始家里能装上固定电话,肯定是非富即贵。因为,固定电话除了拨打时收费贵,而且安装时还要收一笔高昂的“初装费”。
20多年前,电话初装费一直是电信公司利润最稳定和丰厚的一块,据史料记载这笔初装费最高时为5500元!时至今日,5500元还是可以买一个市面上的高档手机,在20多年前,这笔钱简直就是一笔巨款。可是,不久后,电信公司这块“肥肉”就吃不到了。
2000年12月,为了扶持日渐衰落的铁路交通部门,成立了中国铁通,并被特许开展固定电话通信业务。铁通一入场,就看中了中国电信的最大“肥肉”——初装费。
为了抢占市场,中国铁通一冲上来,直接宣布电话初装费为600元,而当时中国电信的初装费还需要1250元。毫无疑问,这招为铁通抢到了不少的市场份额,经过多轮的“拼杀”,无奈之下中国电信最后只能是宣布取消初装费,铁通分一杯垄断羹的算盘落空。中国电信以“壮士断腕”的方式,守住了自己固话老大的地位。
一旦引入竞争,就像打开了“潘多拉魔盒”,想停都停不下来:初装费打没了,接下来就拼通话时长费。这样打来打去,就打破了固话市场的垄断。
小灵通:无线通信市场的“小鲶鱼”
刚才讲的,中国电信在固话市场上成过一段时间的“王”。可是,在改革面前,“王”也有特别艰难的时候。比如,从中国电信划分无线通信业务成立移动公司,把一个充满潜力的业务划分出去就算了,监管部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,没有给他发移动业务的牌照,只能从事固定电话业务。
那时,固话业务虽然还能做下去,但是趋势也已经很明显了,移动通信的时代很快要到来了。眼看着其他两大运营商赚得盆满钵满,自己没有牌照,开展不了移动业务,你说心里着急不着急?
天无绝人之路,这个时候中国电信竟然在一个边缘性技术中看到了希望。这种技术,就是“小灵通技术”,它可利用已有的固定电话网、以无线接入的方式提供无线通信服务。
它最大的弱点是信号很差,有时候在房屋内甚至收听不畅,在发明地日本,是一个被放弃的边缘性技术。可一个叫做吴鹰的留美中国学生,敏锐的发现了一个大商机,把这项技术引入中国,与正犯着愁的中国电信“一拍即合”。
吴鹰为此成立了UT斯达康公司,并生产手机,手机名城就叫“小灵通”。“小灵通”虽然信号质量不太稳定,但通话费却很有优势。
1997年12月,第一个“小灵通”无线市话试点在浙江省余杭市开通,通话费是3分钟0.2元,相比于两大运营商的1分钟0.5元,价格相差了7.5倍,而且还不收电话接听费,这就相当于同样的一段通话,小灵通和两大运营商的服务价格相差了10倍以上!
借由“小灵通”,中国电信绕过了牌照难关,曲线进入无线通信市场,而且在无线通信市场掀起一阵“狂风巨浪”。“小灵通”推出仅仅3个月,杭州的用户数就赶上了移动和联通用户的总和。
2001年前后,除了北京、上海等极少数大城市外,小灵通业务全线开通,用户超过6000万,联通和移动被中国电信的“这一法宝”,杀得丢盔弃甲,狼狈不堪。
就如同当初中国铁通的加入逼迫中国电信取消固话初装费一样,“小灵通”的出现,在整个无线通信市场掀起腥风血雨,像一条“小鲶鱼”搅动着整个通信市场,进一步“铲除”了通信市场垄断的“土壤”。
事实上,电信业是改革比较前沿和充分的行业,监管机构一直通过拆分重组、体制调整、技术“偏心”、政策引导等方式,促进运营商间的竞争。下次找时间,再从这些方面作些介绍。